數控機床是為了適應現代工業生產的批量自動化生產而誕生的。平床身數控車床是從普通車床加以簡單數控改造而來的,在自動化方面的考慮不全面。
斜床身數控車床是根據數控加工的原理開發設計的,針對性很強,在機床的布局、剛性、精度,以及排屑能力方面,都比平床身數控車床有了顯著的提高,這些優勢是自帶的先天優勢,不是靠制造手段能縮小的。
斜床身數控車床加工過程中,為提高加工效率,刀具從起始點或換刀點運動到接近工件部位及加工后退回起始點或換刀點是以G00(快速點定位)方式運動的??紤]退刀路線的原則是:
確保安全性,即在退刀過程中不與工件發生碰撞;
考慮退刀路線最短,縮短空行程,提高生產效率。
根據刀具加工零件部位的不同,退刀路線的確定也不同。斜床身數控車床常用以下三種退刀路線:
1.斜向退刀路線
斜向退刀路線行程最短,適合于加工外圓表面的偏刀退刀。
2.徑、軸向退刀路線
徑、軸向退刀路線是指刀具先沿徑向垂直退刀,到達規定位置時再軸向退刀。
3.軸、徑向退刀路線
軸、徑向退刀路線的順序與徑、軸向退刀路線剛好相反。
換刀點設置:
設置斜床身數控車床刀具的換刀點是編制加工程序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換刀點安全的位置是換刀時刀架或刀盤上的任何刀具都不與工件或機床其它部件發生碰撞的位置。一般在單件小批量生產中,習慣把換刀點設置為一個固定點,其位置不隨工件坐標系的位置改變而發生變化。換刀點的軸向位置由刀架上軸向伸出最長的刀具(如內孔鏜刀、鉆頭等)決定,換刀點的徑向位置則由刀架上徑向伸出最長的刀具(如外圓車刀、切槽刀等)決定。
在大批量生產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車床空行程時間,降低機床導軌面磨損,有時候可以不設置固定的換刀點。每把刀各有各的換刀位置。這時,編制和調試換刀部分的程序應該遵循兩個原則:
1.確保換刀時刀具不與工件發生碰撞;
2.力求最短的換刀路線,即所謂的“跟隨式換刀”。